“贴秋膘”,这样“贴”更健康
秋已立暑未尽——
“贴秋膘”,这样“贴”更健康
作者:宣磊(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二十四节气里,“吃”总占一席之地,立秋也有“贴秋膘”之说。那么,如何贴秋膘才能保证健康达标呢?
识肉再食肉 贴膘不养膘
膘,原意是“饱含油脂的肥肉”,贴即添补。随着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升,贴秋膘的总目标应为“贴膘不养膘”,即进食适量的精瘦肉,补充优质蛋白,避免过食肥肉等食物,做到“贴膘增肌”。
《黄帝内经》对养生保健提出的膳食指导“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指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在以粮食为主食的基础上,增加肉食,有益补益精气、强壮身体。古代“五畜”指猪肉、牛肉、羊肉、犬肉、鸡肉,现代泛指各种肉类膳食。立秋过后,合理“识”肉贴膘,有益体质。
猪肉性偏寒,滋阴润燥的同时能补气养血;含丰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磷、钙、铁以及B族维生素;适合体瘦贫血,头晕乏力,干咳便秘等;发烧或久病后口舌干燥、恢复饮食时可选择食用。
牛肉性温,能补血益气、滋养脾胃、强筋健骨,所含蛋白质较高,促进生长发育;适合体虚自汗,畏寒肢冷,腰酸腹泻者;尤其有助于手术后和疾病恢复期的调养。
德赢皇家vwin羊肉性温,补养气血,温中补虚,还能补肾壮阳;含蛋白质、铁、维生素A、E等,适合平时体虚怕冷,虚寒性哮喘,脾胃虚寒引发的胃脘冷痛、尿频阳痿等情况。
鸡肉性微温,能温中补气,养血通脉,补肾健骨;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烟酸、铁等;适合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女性月经稀少或产后缺乳。
其他如虾肉性温,益肾助阳,补气养血,祛痰化瘀;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B12、锌、碘、硒等营养成分,适合虚寒性骨质疏松伴发腰膝酸软者、体弱畏寒和产后缺乳者。鸭肉性凉,能养阴益胃、化痰止咳并能消肿,其含不饱和脂肪酸,辅助降低胆固醇,去皮进食适合平时咽干口渴、干咳少痰、潮热盗汗者。
辨识了不同肉食的功效,还需关注贴膘“不养膘”。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推荐每天鱼、禽、肉、蛋摄入量共计120~200g。
暑秋巧搭配 贴膘助达标
立秋尚未出“暑”。暑性热盛,耗气、挟湿。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辨体施养”,因此刚入立秋,保健养生宜结合体质、兼顾“暑秋相交”的特点。
俗话说“鱼生火,肉生痰。”暑伏天食肉过多,易导致人体脾胃气机阻滞,体内易滋生痰湿;可出现体倦口黏、腹胀早饱、大便黏腻或溏稀等。吃肉贴膘宜做好膳食搭配,有益脾胃运化,防止消化不良。
如猪肉易生痰湿,可搭配温中化湿功效的药食作为作料,如豆蔻、砂仁、草果,每次每种3~6g与肉食同炖,这在暑伏中的“立秋”食用,应季祛暑又味道芳香;牛肉多食不易消化,炖煮时可加入适量山楂、陈皮(可各10g)帮助消化;羊肉搭配白萝卜利于理气化痰消食;魔芋性寒凉,能化痰理气、宽肠通便,选魔芋炖鸡肉“补而不滞”,防止食积上火,适合糖尿病、高血压或高脂血症伴有便秘者,超重和身体多发增生结节者也适合食用;鸭肉偏凉,紫苏温中理气,紫苏叶炖鸭搭配合理、芳香和胃,适合胃弱阴虚、大便易不成形的人群选择。
此外,健康“搭配”不仅在于饮食配伍,还在于动静结合。中医认为,脾主肌肉、脾主四肢,合理运动有助升发阳气、强壮体格。立秋和暑伏交融之时,贴膘搭配健脾“升清”运动有利健康达标。如早晚凉爽时段,肢体舒展运动能增加脾胃健运;或选择慢跑、快走、跳绳、骑行等运动;或在室内早晚锻炼八段锦、广播体操,能使“脾升清”,从而令人精神振奋、头目清利,有益增肌。对于脾虚运化不足、易饮食积滞者,可辅助餐后穴位按摩、日常耳穴压丸等中医手法;如选择中脘、足三里等,以食指、中指及无名指并拢(或以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按揉2~3分钟,每日2~3组,促进消化。
《光明日报》(2024年08月10日 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布洛芬”姿势不同,效果也不同?有答案了
最近布洛芬“火了”药盒也跟着火了这两天短视频网友“神还原”各种布洛芬包装盒图案的小视频给人们带来欢笑的同时也给大家带来一个疑惑难道布洛芬包装盒上的示意图动作不同代表的疗效也不同吗?德&...
《人世间》的“非著名”演员,演技一个比一个牛,有人吃亏在角色
58集的《人世间》完结了,比起原著的结局,电视剧的结局几乎圆满。周家三兄妹每个人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对普通人来说,从他们平淡却不平凡的一生里,也看到学到了很多生活的智慧。观众们对这部央视大剧的评...